大家應該聽過’布列松’這名字。
他是最有影響力的紀實攝影大師。
他的〔
決定性瞬間〕是紀實攝影最重要的概念。
拍攝的事件是攝影師來過濾決定的
同一事件,不同攝影師拍的照片沒有一張一樣的。

絕對不可能記錄所有的
拍攝的事件是經由過濾到一點點的瞬間與畫面後才被留下來。
其他瞬間與畫面統統丟掉了,沒有人記得,沒有人在乎。
攝影師需要發揮自己的能力,抓住這事情中的代表性的瞬間與畫面。
布列松說

瞬間一旦消失,它便永遠的消失了,因此攝影師的任務就是要以他的雙眼記錄下他認為值得的瞬間”。

紀實攝影最重要的是 " 紀錄真實 "。
攝影師不可改變真實。
紀實攝影中最不可以做的是導演
布列松討厭任何干渉被拍攝者的動作。

布列松追究不只拍到瞬間,而照片裡有
構圖的美感
我們要跟布列松學的另外一個理念是構圖為主。
布列松認為有很棒的構圖照片才
具有力量
如果構圖不好,雖然抓到瞬間照片也變得沒有吸引力。

我是一個小小的專業婚禮攝影師。
拍了不少台灣婚禮。
大家說「台灣婚禮很難拍」。
我看過有一些台灣婚禮攝影師去國外拍的照片。
拍的很好,他們在台灣拍的照片完全不一樣,幾乎像是別人拍的感覺。
國外拍的很好的歐美攝影師也不例外。
如此這般會拍的攝影師們,為什麼在台灣拍的話跟一般人差不多呢?

大部份的台灣攝影師打強烈的閃光燈,歐美攝影大師們幾乎沒有用閃光燈的。

布列松認為
干渉被拍攝者的動作來說閃光燈也不例外。
就像在釣魚之前不要去攪動池水一樣,你要避免引起騷動。敬重現場光,即使沒有都不要使用閃光燈。”

只不過光線不佳的台灣婚禮中完全不用閃光燈的話只能擁有黑白照了,彩色照片拍的很難。
使用閃光燈也沒有那麼
干渉
我們婚禮攝影師幸運的是大家認定攝影師的存在,所以我們現場拍照沒有人會錯怪。

但是絕對不要閃光燈來做主要光,基本上閃光燈的用法是補光的。
如果大部份的照片主要光是閃光燈,雖然不同環境不同事件拍攝,但是照片看起來都是一樣的感覺。
而記錄照中打光的光線多漂亮多美麗也比不過婚紗照的。
婚紗照有放大的價值。
新人覺得這樣的記錄照有想放大的價值嗎?
同一方向的拍攝技法是比不過婚紗照的。

記錄照有記錄照的目標。

在台灣拍攝婚禮的攝影師最大的缺點是
 " 光線不佳,畫面混亂的環境下,忘了攝影師要紀錄的是真實,
忘了紀實攝影的理念 "。
布列松的照片裏在語言不通的國度中的作品很有吸引力。
布列松說因為他可以專心的抓住瞬間。
紀實攝影的重點是不干擾,本來不需要語言的。
台灣婚禮攝影師很喜歡講話。

攝影師不是主持人的角色,更不是媒人的角色。
主持人講話是理所當然的事,不會看鏡頭。
攝影師一講話,大家注意鏡頭,本來應有的感情與氣氛都不見了

我之前遇到一位婚禮顧問,她說她不懂攝影(說不懂攝影的婚顧很多),而且說不會台語要扣錢。
如果有人說攝影師要帶動氣氛,那個人不會知道紀實攝影(不
干渉),而他要的記錄照是婚紗照那樣每張都看鏡頭的亮亮的記念照。
我認為婚紗照是必要的。
婚紗照留下年輕漂亮的模樣,滿足新娘的夢想。

紀實攝影留下感情的部分,美好的回憶

台灣婚禮的確很難拍,不過,在台灣拍婚禮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 :
台灣婚禮有迎娶,儀式中安排父母親與新娘互動的畫面。這感動的畫面歐美教堂儀式中沒有的。
有的歐美婚禮攝影大師拍到新娘哭的畫面就高興極了,變成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台灣幾乎每場婚禮都看到這畫面。
台灣婚禮有著充沛的感情。
但別忘了,只拍到哭的畫面是不夠的,要抓住內容。

另一個好處是 :
台灣有婚禮之前拍婚紗照的習慣。
國外的婚禮攝影師在婚禮當天不只拍婚禮過程的紀錄(紀實攝影),而必須拍婚紗照(沙龍攝影)。

紀實攝影與沙龍攝影是完全不一樣的攝影方式。
很少攝影師有這兩樣不同的攝影能力。
有兩樣能力的攝影師就是大師。
如果很驕傲的攝影師說 " 我兩種都會 ",那他是不知道 " 會 " 的意思。
一個是需要
觀察力與判斷力,另一個是需要導演的能力
台灣婚禮攝影師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專心的紀實攝影,只培養紀實攝影的能力。



台灣婚禮照片普普通通沒有感情的原因是攝影師們忘了紀實攝影的理念。

人的記憶慢慢退色。只有照片能幫助新娘想起 " 美好的回憶 " 。
我們攝影師的工作是辦婚禮所有工作人員努力成果的 " 回憶 " 全紀錄。

回憶中重要的因素是感情。

〔明室〕作者羅蘭巴特認為
”業餘的攝影作品有著「感情」的元素存在,而職業的攝影作品欠缺感情的反射”。

創作藝術博士李昱宏說
”婚紗攝影則是一種詭異的異化,
那些由職業的攝影師所拍攝的照片其實
並不帶感情
照片裡的微笑其實都是虛構的
照片中的男女主角甚至不知道自己曾經那樣的微笑過”。

職業攝影師不容易拍這感情。
為什麼呢?
因為職業攝影師
干渉被拍攝者的感情

國外的婚禮攝影師與台灣的婚禮攝影師最大的差別是尊重婚禮,不
干渉婚禮這一點。
穿牛仔褲運動鞋,太靠近儀式現場,擋住爸爸媽媽的視線,家人們看不到也無所謂的態度。
本來擁有充滿的情感的台灣婚禮裡頭
指導動作
新人一直看鏡頭。
新人的感情不跑掉才怪
國外教堂儀式攝影師是不可以講話不可以干渉婚禮儀式的。
台灣婚禮儀式中攝影師指導動作,新人一直看鏡頭,好像拍婚紗照一樣是為了拍照而辦婚禮的感覺。
交換戒子,送捧花時都看著鏡頭笑的紀念照。
擁抱也有時候看鏡頭笑。
笑容都一樣,像李昱宏博士說的”微笑其實都是虛構的”。
回憶不是畫面而是感情。
商業上攝影師們都說為了回憶為了回憶,但實際做的是拍到畫面而已,破壞新人的感情。
花50萬以上的婚禮,留下的只有回憶。
本來台灣婚禮充滿的感情,新人本來會拿到美好的回憶。
但這本來有的珍貴的回憶,邀請攝影錄影,新人一直看鏡頭,
新人的感情就這樣一幕一幕的不見了。
50萬是沒有了。
如果沒有邀請攝影錄影,絕對沒有看鏡頭送捧花這種怪動作。
雖然沒有照片,回憶是沒多久就模糊,但是的確
那個時刻心裡有感情的有可能心跳砰砰的

破壞新人的感情,這樣的攝影師外國人的我看來不可思議。


 

價值概念來說在台灣婚紗照很成功,花20萬的新人也有。
婚禮照片比婚紗照便宜很多,貴就不要。
’台灣社會認定婚禮攝影沒有什麼價值,朋友拍就好’是什麼原因?
主要原因是門檻很低,這一點。
專業婚禮攝影師與新人朋友的拍攝方式是一樣,全自動(對焦,測光,TTL閃光燈),這拍攝方式門檻很低的。
攝影師說的經驗,是沒有用的。
如果這經驗是導演的經驗那更糟糕。
拍攝方式決定大概的風格。
數位時代,拍攝技術容易學。
需要的是美感與抓住畫面的身體能力。
婚禮攝影師需要習得這一些朋友們沒有的能力。
門檻拉高才婚禮攝影拿的到台灣社會中的價值。

 

現在不少婚禮攝影師開婚禮攝影課程。
可能都是閃光燈的用法,婚禮流程等等介紹,有可能還有教導演方式。

但這一些都沒有那麼重要。
國外攝影大師們都不會在乎這一些技術。
我邀請美國婚禮攝影大師喬必信 Joe Buissink在台灣演講的時候,他沒有講到這一些技術。
跟他學到的攝影師很多,但是還是有一些攝影師期待學台灣攝影老師會教的那樣技術性內容。
但是學到這一些技術性內容也還是跟朋友拍一樣的。

 


 

 


上三張照片拍攝時我都沒有講話,沒有用閃光燈。
只專心觀察畫面。
第二張第三張都不到一秒就不見的瞬間。
如果構圖不對就沒有那麼好看。
攝影師必要的是觀察力,判斷力與快速的反應。
應該要專心觀察自己面前發現的事情。

台灣婚禮照片中常看到嘴巴大開吃湯圓的新娘的畫面。
喬必信說不可以給新娘看到這麼不優雅的自己。
有一些攝影師拍到儀式就滿足,優雅不優雅不覺得這麼樣,沒有這一些美感。
美感是會培養的。
零點幾秒的差就完全不同的價值。

在不在乎這零點幾秒重要。
如果不在乎,有很棒
技術也沒有用。
如果在乎,自己需要的技術,以後一定
的到。


台灣攝影師們本來很有能力的。
大家一起站起來,這婚禮攝影的門檻拉高,價值提昇。

我的婚禮攝影的理念是〔紀實攝影〕
如何拍與眾不同的照片
提供有感情的回憶

學習不會結束,老師需要給學生新的目標

明年1/8-2/7 我與第一班第二班畢業生們開攝影師生聯展

「說故事的婚禮照片—婚禮記錄攝影師養成班」師生聯展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建國本部大夏館1F藝文廊
第三班也快要開始。
幾乎沒有拍過婚禮的學生們,短短的時間成長
拍攝機會還不過多
但是上課前的只拍到畫面的照片完全不一樣
這一堆菜鳥們的作品群一定有參觀的價值



11/20 19:20-21:20 第三班的課程說明會
免費課程說明會 說故事的婚禮照片—婚禮紀錄攝影師養成班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建國本部大夏館
(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231號)
建國南路和平東路交叉口


--------------------------------------------
參考與引用 灰色的隱喻 李昱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ri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